中科院:警惕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发流感
发布时间:2015-05-07 来源:中新社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6日称,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课题组在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专家提醒该病毒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仍有威胁。
禽流感以许多不同形式出现,“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壳的两种最重要蛋白质即红细胞凝聚素和神经氨酸苷酶。资料显示,H6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自1972年以来在台湾本土家禽中流行。2013年6月,台湾地区发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禽流感病例,H6N1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成为科学界关注焦点。
高福课题组发现,H6N1亚型流感病毒在台湾本土家禽之间的流行具有独特的基因谱系。研究人员从中选取代表性毒株,从蛋白和病毒水平上对其受体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根据受体结合特性变化,高福课题组将台湾地区的H6N1亚型流感病毒划分为两个不同的主要时期,“早期为偏好禽源受体结合期,后期为双受体结合期,此次人感染H6N1偏好结合人源受体”。
研究人员还鉴定了受体结合特性发生转变的关键性氨基酸位点,“186、190、228位氨基酸在H6N1亚型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转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190V、G228S的突变可使H6N1亚型流感病毒获得人源受体结合能力,而P186L突变可使其偏好性结合人源受体”。
高福课题组由此研判,目前大部分H6N1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有效复制和传播受到限制,但正如新型H7N9流感病毒一样,当H6N1亚型流感病毒与H9N2亚型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后,可能会引起新的流感大暴发。
研究人员强调,这次人感染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偏好性结合人源受体,表明它在受体结合特性上已与人流感病毒类似,如果加上其它的基因变异,极有可能引发大流行。